•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比“上墙”更重要的是准则落地
    【2024-09-24 】 新闻中心

      有记者在调研时,发现一个单位会议室的背景墙装了许多推拉门,贴满了各种规章准则。单位给出的解说是,上级要求“准则上墙”,但墙面有限,只能用这种方法来敷衍查看。(1月10日人民日报)

      这个单位的做法像是“准则上墙”的一出挖苦诙谐剧。实际中,要求“准则上墙”、要求准则编印成册等并不是新鲜事,而是查验单位准则建造成效的一般做法之一,所以一些单位便将准则建造片面地等同于“准则上墙”,并在怎么“上墙”方面费尽心机。但展开准则建造,要害意图是要推进单位办理和作业的标准化、准则化,因而,比“准则上墙”更重要的,是准则的落地施行。

      但是,相对于准则的“上墙”,准则的落地却存在许多短板。一些单位的准则尽管“上墙”了,但并没有“上心”,上墙的准则沦为给他人看的铺排;一些单位在准则修订过程中尽管郑重其事,但准则的履行却是“为德不卒”、长期坚持不行;还有一些单位乃至搞起“拿来主义”,把他人的准则换个“名号”用来敷衍查看。当下饱尝大众诟病的新、官僚主义问题,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与准则的履行不到位有着亲近的联系。

      准则建造作业之所以沦为精美的“准则上墙”,也与准则履行的监督查看流于形式有关。某地展开准则建造年专项整治,仅仅是查看准则建造的内容是否缺失、树立的准则是否有标准的文本等等,而没有就准则履行的成效进行逐个、详尽地查看,对准则履行中典型问题的查办力度也不到位,致使专项整治活动不只没有发生应有的震撼效果,反而成为了又一起的事例。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准则建造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作业,在党的建造作业中,也是从始至终坚持思维建党与准则治党的有机结合。经过准则立规兴矩,推进单位内部办理和政治生活的标准化,并带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标准化,这是推进党内法规建造的必经之道,也是推进国家法治进程的必经之路。为此,抓好准则的落地履行,不只是增强党员和干部职工纪律性的实际要求,并且是促进履职行为标准化、推进国家管理水平缓管理才能提高的必然选择。

      “全国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面临时不我与只争朝夕的新年代的呼唤,党员领导干部只要坚决摒弃“为了上墙而上墙”的,坚决避免准则沦为“稻草人”,在狠抓准则的履行中增强决议计划的科学性和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才能在年代的查验中成为合格的“答卷人”、担负起不断攫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崇高任务。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一键导航